论公益研究议行业发展 游宽窄巷子访地震遗址——记菁莪伙伴成都聚会
上次菁莪伙伴聚会后,转眼半年过去啦。这次菁莪伙伴们将阵地转移到天府之国,久不见面的伙伴们再次相聚,都聊了些啥呢?来看看小e的图文记录吧~
【烧脑篇】
李健强:“发现行动者”
行动者处于社会问题的中心,致力于解决问题,为弱者提供更好的支持,但自己却时时陷入迷失之中。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作为个体的行动者深感无力;陷入匆忙琐碎的事务之中,行动亦难见成效;经常遭受专业性的质疑,却难以拿出证据为自己辩护;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发展,不知未来的方向,并要承受诸多的责任与压力。在宏大的改变叙事和评价中,愈发难见对行动者的认可和支持,我们需要“重新发现行动者”,发现行动者的价值。
李健强梳理了行动者在推动改变的过程中,如何在求变中致知,并实现自我的赋权。
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首先,是行动者的觉醒,意识到并有信心在行动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和反思;其次,是站在问题的中心,从问题出发,这是行动研究的起点;第三,行动者通过主动的行动和探究,来了解和理解问题及背后的系统;第四,在干预与博弈中达成改变,因为任何的改变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第五,对干预或博弈后的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成了改变,以及改变了什么;第六,开展批判性反思,批判的是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及权力关系,反思的是自我行动的视框及背后的价值秉持;最后,是书写关于干预和博弈的故事,表述行动的价值,以及蕴含在改变中的经验与路径。
刘韬:从“参与式发展”到“公益市场化”——中国NGO场域的范式转移
刘韬在他的分享中引入了科恩关于“范式”的概念,回顾中国NGO三十周年的发展简史,认为这三十年并不是一个代际更迭的过程,而是一个范式转移的过程。中国NGO行业历经参与式发展-公民社会-公益慈善三个范式,每一次的范式转移,都与当下的复杂的、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但是,与很多研究者不同的是,刘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他认为范式转移不仅仅与宏观的社会结构有关,而且与NGO场域中行动者的能动性有关,而这就又反过来构建出一个自反式的复杂关系;
其次,刘韬认为参与式发展和公民社会两种范式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中国所谓的公民社会,实际上极大地依赖于中产阶级作为社会基础,有着极强的新自由主义底色,与参与式发展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情况;
最后,刘韬认为“公益慈善”有别于前两个范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偶发性范式,因此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单一论述,但是其复杂性没有凌驾其一致性,国家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父权体制和流民文化就是其一致性的基础,无论如何展示其内部的多元,这些一致性基础是无法视而不见的。
刘晓雪:公益机构与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
非营利组织规模化的解决社会问题与商业情境中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相比具有若干复杂性。
首先是单点vs系统。公益组织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影响社会问题的因素往往一环连着一环,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思考和变革策略,仅是单点突破,点上的效果很可能弥散在系统中而无法生效。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每个乡村学校都配有一个班级图书角或学校图书室,但这不一定能保证乡村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提高。这是由商业清晰的边界和公益模糊的边界决定的。商业领域重点是获得利润,只要针对客户的某项需求,将产品和服务销售出去、兑现承诺,保证足够的可持续收益即可。当然,这不意味着公益组织要对某项社会问题承担无限责任,而是逼迫公益组织去思考在有限的投入上,哪些点才是更有效的,才是更有价值去规模化的。
其次在组织动力机制角度,非营利组织推动规模化不会明显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产生所谓的规模效应。因为一方面从经营角度,规模越大意味着的不是收入和利润越高,而是筹款压力越大。另一方面,公益组织的服务对象往往比较分散。比如:贵州的山区、云南山区。即便覆盖的数量增加也难以在运营上提高效率。
第三,非营利组织所开展的事项在保证质量方面格外有难度。在商业领域,实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规模化相对容易,服务产业规模化的难度就增加很多。而非营利组织所开展的工作多数是通过人实现对人和系统的改变,相比服务业就又难了几个数量级。
但这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能去规模化的解决社会问题,恰恰相反非营利组织在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有独特的机制和价值。而要想实现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非营利组织需要完成三个挑战:
1:能否产生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
2.有效的干预解决方案能否产生最小化的可持续经营模型;
3.制定出适宜的规模化的策略选择,完成相应的组织能力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对非营利组织提供长期的、充足的投资于组织使命和规模化目标、培育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资金非常重要,也需要引入专业力量协助其做出关键的能力建设上突破。
汪婷:志愿者管理的窘境——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匹配模型
“如何找对人”和“如何留住人”是公益组织志愿者管理的两大难点。
ABC结合自身的专业志愿者管理经验及为实战咨询案例,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找对人方面,先明确需求,再将需求进行标签化,再根据理想志愿者标签搜索相应的招募渠道;留住人方面,需要对志愿者的需求和动机进行分析,并通过“志愿者与公益组织匹配模型”进行双方供需匹配,找到志愿者和机构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实现长期合作。
第一天的讨论脑力激荡,从行动者如何在改变的过程中变中致知、自我的赋权到中国NGO发展三十年来的思潮演变,再到规模化和志愿者等时下热点话题交流,并由此延伸的如何界定“公益从业者”的深度探讨,一天下来可谓干货满满。
如果你以为分享讨论这样就结束了,那就错了。精力旺盛的小伙伴们在补充体力(吃晚餐)、游览宽窄巷子(餐后散步),又一头扎进茶馆深夜畅谈啦(这是聊不完的节奏啊)。
【游学篇】北川地震遗址参访
聚会第二天伙伴们前往北川老县城,回到十年前那场地震的现场,追溯“公益元年”。途中,成都菁莪伙伴李健强,长期在壹基金从事灾害研究与减防灾实践,向我们分享了他对灾害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灾难的幸存者,灾难固然可怕,我们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更重要。是谈灾色变甚至避而不谈?还是积极地从中探索预防、应对的措施?面对灾难,我们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北川老县城临江环山,在5·12特大地震中山体大面积垮塌,建筑物大量毁损,一万余人遇难,也是遇难人数最多的区域。灾后老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保留,也是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在地震救援中,也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
“川之上,国有殇”。十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这片满是疮痍的土地,受损情况历历在目,仍能感受到当时地震带来的伤害。
北川老县城处处散落着废墟,经过10年的风雨洗涤,已经失去了城市应有的色彩。
地震中遭受破坏的建筑,如今仍能感受到地震的无情和巨大破坏力。
相邻的两栋建筑,处在地震波的波峰与波谷不同位置,毁坏程度也截然不同。
顶瓜瓜超市遗址。震后紧急救援阶段,外界救援无法第一时间赶到,救援多为当地群众自救与互救。顶瓜瓜超市主人将店内全部食物和水交给政府统一调配,分发给灾民。地震第一天夜里,灾民集中在县政府广场,黑压压的几千人,吃的、喝的几乎都来自顶瓜瓜超市。
北川职业中学遗址,师生们逃生用的床单仍系在窗户上。“可乐男孩”杨彬彬就是在这里被救出来的。
震后受难者就地掩埋,每年他们的亲人都会来祭拜。
北川老县城景家山,在地震中出现大面积崩塌,巨石瞬间将山下的北川中学新校区掩埋,上千学生瞬间罹难,只剩下旗杆屹立原地。时间可以抚慰伤痛,却永远无法冲淡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思念。十年过去了,乱石中有一条横幅格外醒目,是遇难者孩子妈妈挂上去的。每年孩子生日,妈妈都会来到这里挂上横幅,每年也都是同样的一句话“孩子,爸爸妈妈想你!”
受地震波不同方向的影响,建筑物倾斜方向各异。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一角,受损危险建筑被维护加固。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十年前,这里曾是北川中学。地震中,这里成为一片废墟,许多青春年华瞬间崩塌。当时18岁的代国宏正在北川中学读高二,地震中他半个身子卡在裂开的教室地面上,经历了十几个小时才被救出,但永远失去了双腿。一度消沉的他在医生建议下学习游泳,在水中让他感受到了曾经失去的自由。“这汶川地震之后,我第一次能够用自己力量决定前进的方向。”(代国宏)。2010年,第一次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代国宏获得百米蛙泳冠军,随后在大大小小的赛事中,先后获得九次冠军,被称为“无腿蛙王”。现在,代国宏打算回到北川,陪伴曾经受灾的人们,给他们温暖和支持。
中国心志愿者团队
在北川新县城,有一群从网络走向志愿者的公益团队,也是唯一从地震至今,十年来一直坚持在北川第一线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团队——中国心。从紧急救援到灾后重建、恢复与发展,中国心一直在北川扎根,长期陪伴和帮扶北川的人们开展灾害管理、助学和社区发展。地震过去十年了,他们也坚守了十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类组织的宝贵,他们规模不大却脚踏实地,站在问题的中心,持续的给予陪伴。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连结、生命与生命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价值。
5·12地震完全摧毁了北川老县城。震后,北川新县城的选址,位于安昌镇以东约2公里处(距北川老县城约30公里),新县城取名为永昌镇,寓意“繁荣昌盛”。震后重建的新居,那里的人们逐渐从灾难中走出来,重建家园,面对美好新生活。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游学参访比较沉重,也让伙伴们看到地震带来的惨痛损失和伤痛,但仅仅缅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灾害中学习如何应对。菁莪伙伴李健强向我们介绍,同样6.5级地震在中国曾造成过600人死亡,而在日本只有1-2人受伤。这就是防灾减灾的价值——守护每一个人的宝贵生命。对于地震预防,房屋在设计时就应该符合“韧性房屋”的标准,这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的概念,即通过提高建设时的抗震设计减少灾害到来的影响。壹基金在灾害重建时也提出“韧性重建”的概念和方法,改造或标注高危点,在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在社区组织灾害救援队等等。通过硬件和空间设计、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培养、社区应急互助机制等尽量降低灾害影响,这些防灾减灾工作都是防患于未然却影响深远的根本。
活动预告:菁莪伙伴8月聚会广州走起
精彩活动敬请期待億方公益沙龙往期回顾:
第一期 [201702] | 公益咨询“从0到1” 点击查看【上】、【下】
第二期 [201703] | 公益市场的“两个顾客”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三期 [201704] | 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意义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四期 [201705] | 公益项目评估的两个视角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五期 [201706] | 投资思维下的资助之道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六期 [201708] | 商业向善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七期 [201709] | 基金会与非营利组织项目合作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八期 [201711] | 实践者能生产知识吗?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九期 [201803] | 短平快的互联网筹款时代,公益组织如何计长远?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十期 [201804] | 好评估,大家烩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十一期 [201805] | 公益项目中的行动研究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第十二期 [201806] | 后扶贫时代,农村公益往何处去?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关于億方公益沙龙
如何更好地联结研究和实践是当下中国公益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如果不了解实践,研究者可能无法提出有针对的研究问题,这样的研究很难有效总结实践经验,也解答不了实践者的困惑。另一方面,实践者因为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严谨训练,往往难以系统地梳理过往的经验并将其提炼至普适的理论,导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成为偶然个案,困于不能复制与推广。
億方公益沙龙由億方基金会菁莪伙伴主持,秉承億方公益基金会“激发民间智慧行动,创建公平美好社会”的愿景,践行菁莪计划项目“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沙龙,促进公益研究者、实践者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多方对话,思考公益研究和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达成各方协作共同推动研究与实践的更好联结,最终促进公益发展。
关于菁莪计划
“菁莪计划”是由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支持公益青年行动研究人才项目,该项目倡导“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支持具有务实、专业、前瞻、有意愿或正在做行动研究的青年人提高其研究能力,进而提升公益界的研究水平。研究者通过对某一关键社会问题进行行动研究,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最终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及社会的积极变革。
目前,菁莪一期及二期伙伴共计18人,不同的发展经历的青年学者共同致力于公益行动研究,正在逐步形成多元化菁莪伙伴价值共同体。
億方基金会将与菁莪伙伴共同打造有效的“菁莪计划平台”,组织公益沙龙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公益同仁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公益行业发展。
億方「菁莪计划」助力公益研究伙伴坚定前行!
了解億方:
億方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 www.yifangfoundation.org
☆★ ---------------------------- ☆★
欢迎关注億方公益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亿方公益
添加小贴士:手指长按上方二维码图片,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就可以添加关注我们啦!!!
了解菁莪计划:
☆★ ---------------------------- ☆★
欢迎关注菁莪计划 微信公众号:菁莪计划
添加小贴士:手指长按上方二维码图片,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就可以添加关注我们啦!!